矿用车配件大全
已有以下省开通了 矿用车配件大全 分站 申请开通分站
客服电话:15553147207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门分享 » 正文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平定:抚平 “工业伤疤”助力乡村振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10   浏览次数:7
核心提示:中新网阳泉10月27日电 题:(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平定:抚平“工业伤疤”助力乡村振兴作者 任丽娜金秋时节,中新网记者走进生态修复后的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石板坪村废弃露天矿山,只见矿区荒山披上绿装,采矿废弃地变成耕地,尾矿库积水变身景观湖……通过生态修复整治,抚平昔日的“工业疮疤”,改造为生态公园、良田美景、“金山

中新网阳泉10月27日电 题:(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平定:抚平“工业伤疤”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任丽娜

金秋时节,中新网记者走进生态修复后的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石板坪村废弃露天矿山,只见矿区荒山披上绿装,采矿废弃地变成耕地,尾矿库积水变身景观湖……通过生态修复整治,抚平昔日的“工业疮疤”,改造为生态公园、良田美景、“金山银山”。

石板坪村废弃露天矿山经过生态修复治理,如今成为“湖美、景靓、田丰”的特色景观区。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以前废弃的矿山现在成了生态宜居的青山,也是乡村振兴的‘金山’。”负责石板坪村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施工的阳泉市中岩建筑施工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存钧说。

复绿植绿营造“天然氧吧”

石板坪村废弃露天矿山,总面积795亩,是平定县成片面积较大的废弃露天矿山。长期以来,矿山坡大沟深、坑塘遍布、矸石裸露、煤灰飞扬、渣土堆积、荒草丛生,土地无法耕种利用,地质灾害频发,成为人迹罕至的城市废墟。

作为阳泉市、平定县市县两级重点生态修复项目,如何把昔日的“工业疮疤”和塌陷坑、积水区、臭水坑,变成市民休闲健身的“天然氧吧”,是废弃露天矿山修复的重点。

据介绍,按照“通道栽油松、草地紫穗槐、边坡爬山虎”的绿化思路,石板坪村废弃露天矿山植树95亩,种草260多亩。其间,共种植油松上万余株,种植紫穗槐11万余株,种植苜蓿草6.74公顷,种植爬山虎5千余株。

“工业伤疤”变身田园风光

在对石板坪村废弃露天矿山进行生态修复过程中,将积水改造成景观湖,将深山沟回填成平整地,将荒废地播种成油松林,将荒陡坡打造成景观带。

随着修复治理工程的完工,376亩农田得到有效恢复,并全部种植胡萝卜、芥菜、大白菜,林、田、路、湖景景相连,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湖成景”的休闲公园。一个“路在林中、湖在景中、人在绿中、山水相依、水清地绿”的田园风光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治理后的原采矿用地变为耕地、园地或林地,废弃采坑穿上绿色“新衣”……这些肉眼可见的变化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给周边民众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改变,当地居民纷纷点赞。

促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石板坪村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对废弃露天矿山修复,对沟、地、林、湖、路、景作出科学规划,将满目疮痍、伤痕累累的荒废地、绝产田,整治成高效农业示范园,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如今,平定县不少资源型村庄已由当年的重点采煤区,蜕变为民俗文化、农家乐、乡村旅游体验板块。“不挖煤了换个活法”,附近原本单纯靠种田增收的村民有了旅游、餐饮等多种就业创业选择。

此外,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复绿造景,盘活了存量闲置土地,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休闲健身场所,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

【编辑:刘阳禾】
 
关键词: 振兴,乡村,山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