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车配件大全
已有以下省开通了 矿用车配件大全 分站 申请开通分站
客服电话:15553147207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门分享 » 正文

(乡村行·看振兴)“中国油茶之乡”福建尤溪端稳“金油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0-11   浏览次数:124
核心提示:中新网三明10月11日电 (雷朝良 吴振湖)眼下,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各地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挂满了油茶果,林农一边采油茶,一边忙着给油茶林除草。“这2万棵油茶树,可产毛油3000公斤。”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油茶种植大户林文寿打理着自己的200亩油茶林,看到累累果实,很开心。图为尤溪下村油茶科技示范园。吴振湖摄作为“中国油茶之

中新网三明10月11日电 (雷朝良 吴振湖)眼下,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各地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挂满了油茶果,林农一边采油茶,一边忙着给油茶林除草。

“这2万棵油茶树,可产毛油3000公斤。”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油茶种植大户林文寿打理着自己的200亩油茶林,看到累累果实,很开心。

图为尤溪下村油茶科技示范园。吴振湖摄

作为“中国油茶之乡”,尤溪油茶历史悠久。“抱子怀胎,老果新茶,同株并茂。”现存的明嘉靖《尤溪县志》就留存着当地油茶栽培使用的文字记录。在粮油极度匮乏的年代里,油茶为尤溪这方土地上的人们提供了必要的营养补充。

图为林农林文寿在油茶林劳作。吴振湖摄

“记得五六岁时外婆来做客,家里没有油,奶奶叫哥哥和我拿着一个酒盏找邻居借茶油。”福建省油茶产业协会会长、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凤翔回忆道,那时的茶油尤其“金贵”,借得茶油后,兄弟俩小心翼翼地端回家,生怕弄洒了。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乡镇大种油茶,其中不少油茶林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种植的,许多人把它们叫做“知青树”。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林改将油茶林作为自留山分产到户,林农扩繁油茶林的积极性得到大幅提高。

胡凤翔说,油茶价格一直比较高,1亩油茶林能创收近2000元,是林农增收的重要渠道。“油茶林三五百年不砍伐,依然还能有收益,生态效益不容小觑。”

图为工人晾晒油茶。吴振湖摄

在尤溪,油茶就是这样的“铁杆庄稼”。2008年以来,尤溪县把油茶作为重点特色产业之一加以推进,全县油茶林面积增加到27.4万亩,成为全省油茶种植面积最大的县。

当地还结合油茶项目,建设了一批油茶新植、低改丰产生态建设示范基地,完成中央、省、市油茶项目20多个;组建了35个油茶专业合作社,从事油茶种植和茶油销售公司、合作社、农场达197家。

在胡凤翔所在的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压榨、精炼、灌装等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设备一目了然。公司展示的山茶籽油胶囊、茶油酥饼、山茶油护肤套装、月子宝套餐、茶枯粉、山茶花润肤油、口服茶油等多项创新产品,让人眼前一亮。

“口服茶油是这几年卖得最好的,平均每年销量达到800万元,占总销量的10%左右。”胡凤翔说。

如今,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是中粮、世纪恒达、天福、天美仕等指定OEM工厂,拥有26项专利,已成为集种苗培育、种植、主副产品生产加工、市场培育、产品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三产融合现代化食用油企业。

这些年,像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一样的尤溪油茶企业不断兴起,产业布局不断优化。2012年,“尤溪茶籽油”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使用权,2019年被推荐纳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清单。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尤溪全县茶油产量达3500吨,从事油茶产业超5万户,产值达8.5亿元。油茶已成为当地农民的“金色银行”。

近年来,尤溪县成立油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油茶产业工作站,制定有关政策,累计完成低产油茶林改造8.5万亩,培养3名国家级木本油料工匠、200多名县乡技术人才,累计培训6000多名乡土人才,助推全县油茶高质量发展。(完)

【编辑:李岩】
 
关键词: 尤溪,油茶,福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